
天津北方網訊:10月24日,天津仁愛學院首屆“仁愛杯”青春啟航創新創業大賽爭霸賽落幕。作為本市首個對標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的民辦高校大型雙創賽事,大賽不僅為千餘名學子搭建了創新實踐舞臺,更彰顯了天津仁愛學院主動服務天津市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入天開園建設的民辦高校擔當,為 “科教興市人纔強市”行動注入青春動能。


首屆“仁愛杯”於2025年6月正式啟動,圍繞天津市十二條重點產業鏈設置四大核心賽道,覆蓋全校各學院創新需求。其中,學術創新賽道聚焦新工科、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10大領域及鄉村振興相關方向;科創實踐賽道鏈接社會實踐與商業轉化,涵蓋綠色低碳、文化創意等5大領域;職業規劃賽道分成長組與就業組,適配不同年級學生發展需求;校友築夢賽道則依托校友資源,推動產學研融合與市場轉化。
據統計,大賽共吸引191個項目進入校級復賽,最終96個項目晉級總決賽現場,千餘名學生參與其中。經過專家評審與現場答辯,16個標杆項目完成路演展示,5個頂尖項目在爭霸賽中展開最終角逐,涉及文創IP、高溫材料、智慧農業、智能防護等多個前沿領域。閉幕式當天,學校創新創業中心同步啟用,為後續項目孵化提供“一站式”服務支橕。


天津仁愛學院副校長傅利平表示,學校通過將全校雙創類競賽“一攬子”整合,依托優勢學科與創新創業實驗室,以第二課堂開展 “有組織”的雙創教育,已累計組織培訓輔導20餘場。目前,學生在各級雙創賽事及大創項目參與率超55.87%,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學生佔比超8.5%,此次更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天津賽區斬獲4項金獎,實現產業賽道3項金獎的首次突破。
副校長傅利平表示,大賽不僅是賽事平臺,更是學校構建“一核四促四維” 雙創體系的關鍵抓手——以“仁愛杯”為核心,聯動“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就、以賽育人”,再通過 “一賽一盟一庫一展”提供支橕,最終推動教育教學轉型與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高質量就業創業提供有力保障,“未來這裡將成為學校人纔培養的亮點高地,也會是合格評估的重要展示窗口”。


爭霸賽中,多個項目憑借技術創新與市場潛力引發關注。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蘇適航團隊的“星啟?次元造夢師”項目,針對國漫、游戲IP高價值人仔市場空白,結合UV/PAD印刷與3D打印技術打造高收藏價值第三方人仔,已成立天津市靈犀人仔玩具模型有限公司;能源與化工學院周永強團隊的“卡本沃超高溫瀝青基碳纖隔熱系統”,以乙烯焦油為原料降低成本,創新工藝使產品耐溫達 3000℃,填補國內高端隔熱材料缺口;機械與動能工程學院陳亞傑團隊的“漁村長”項目,首創鄉村淡水鱸魚生態循環養殖技術,通過智能調控與自動化投喂,大幅提昇養殖效率、降低漁民勞動強度。
“從創意萌發到技術落地,我們不僅突破了專業知識的邊界,更學會了用商業思維解決實際問題。” 入圍決賽的智算工程學院楊鶴團隊成員表示,其 “AI 驅動的 STF/CNF-PU 復合體系衝擊響應材料” 項目,通過算法改進與工藝創新實現解決高損傷場景吸能不足、裝備適配性差兩大痛點。“大賽讓我們明白,創新不是空想,而是要紮根產業需求,這是課堂之外最寶貴的鍛煉”。建築工程學院大三學生劉晶晶則通過職業規劃賽道明確了“智慧水利工程師”目標,她表示,參與大賽讓自己紮實的水利專業基礎與 Python、GIS 等技術能力得到整合,“未來要以‘水利為體、信息為翼’,守護祖國江河安瀾”。


“此次大賽是民辦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生動實踐。”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天津團泊健康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沈亞文對大賽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大賽主動融入天開園建設,為區域產業昇級儲備了青年創新力量,“未來,符合條件的獲獎項目將被積極推薦入駐天開園靜海團泊園,我們會提供政策支持、資源對接等服務,助力‘創意’轉化為‘產業’,共同為‘科教興市人纔強市’行動貢獻力量”。

大賽閉幕式上還同步啟動了第二屆 “仁愛杯”大賽,標志著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長效機制初步形成。未來,天津仁愛學院將持續完善雙創生態,讓更多青年學子在創新之路上揚帆啟航,為天津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青春智慧。
(津雲新聞記者 段瑋)









